Friday, April 25, 2008

漫步月球的熊

在網路上看到了這個廣告短片。請你數一數穿白色衣服的那一隊,總共傳了幾次球?



傳了幾次?正確答案是13次。不過我多數都只數出12次......但......這些根本不是重點,因為重點不是你數得正不正確,而是......

「你有在影片中有看到一個用月球漫步穿過螢幕的熊嗎?」

如果沒有,請再看一遍,直到你看出來為止。

這個影片旨在提醒每個汽車駕駛人一件事「你很容易漏看你所沒在注意的事」,並以此提醒駕駛人,要注意平常容易被忽略的腳踏車騎乘者的行車安全。

其實,所謂的魔術、聲東擊西,就是利用人的這個弱點吧!當我們專心只看一件事情,就很容易漏掉其他同時也正在發生的事情。如果你覺得這個短片是有心人精心設計出來的高級騙局,那麼你太「小看自己」了。

其實,我們每個人都常常做這一類的事情,只是我們自己很少注意到而已。舉個例子來說吧!政治家發生醜聞,怎麼處理呢?道歉?認錯?辭職?這都是最後手段了。危機處理的第一步決不會是這些「撇步」,那麼是什麼呢?當然是「聲東擊西」啊!趕快丟出另一個人的醜聞來轉移大家的注意力,進而弱化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問題啊!比如:某人的機要費發生問題,就放出另一個人的行政特支費更有問題的消息;某政黨不夠清廉,就放出另一個政黨更是大黑洞的消息;直到放出的消息大家都膩了,就開始用另一些大家關心卻無關緊要的消息來轉移人們的目光焦點。比如在美國打球的某個球星又怎麼樣了;比如西藏又發生什麼大事了。喔!如果你依然覺得這些都是訓練有術的政客才會玩的技倆,如果你以為你單純、直爽得跟個小天使一樣,那你就錯了(而且通常越這樣以為的,越不一定是那麼回事)。

做了理虧的事情之後一般人會怎麼處理呢?豈不是設法找出別人的問題,開始挖瘡疤,好用別人的錯誤來掩蓋自己不安的良心,好讓別人專注的看穿著白衣的人傳球,而忽略了漫步月球的熊。我們都曾經做過那隻漫步月球的熊。我們都曾試圖讓事情的焦點能模糊一點,好讓自己在其中優遊漫步而不被發現。這正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本事,只是每個人的技巧有良劣之別罷了。高手級的人物,當然是要做得好像沒做。低手級的人物,則是還沒做之前,就已經被所有人看穿他要做的事了。但無論高手還是低手,要分辨出這樣的人其實並不如想像中的難。你只要觀察,誰特別喜歡講別人的某一種不好(引你去看穿白衣的打球),那他就一定有一模一樣的問題(他就是正在漫步的熊),而且往往更加嚴重。聖經羅馬書2:1說「你在什麼事上論斷人,就在什麼事上定自己的罪。」為什麼呢?因為「你這論斷人的,自己所行卻和別人一樣。」

亞當夏娃犯罪之後的對話,正好很經點的詮釋了人習慣把問題歸咎他人,企圖掩蓋自己錯誤的性格。亞當對神說「都是你給我的那個女人啦!是她,是她給我吃果子的,我就吃了。」那個女人,也就是夏娃則對神說:「都是那個蛇啦,是蛇引誘我吃我才吃的。」顯然,月球漫步的熊心態,並不是專家的專利,而是所有擁有罪性的人的通病,專家充其量只是比較高階的操弄者而已。

人以為自己用樹葉蓋住自己的身體,就可以隱藏自己了;人以為只要讓大家不注意到自己的問題,轉而注意別人的問題,就可以逃過一劫了。YES,當然可以逃過一劫,如果你的劫數只會從人而來的話,那你只需要蒙過人的眼睛,魔術就變成了。一切大吉。但,真的這樣就逃過一切了嗎?NO。

聖經教導我們「不要自己伸冤,寧可讓步,聽憑主怒。」為什麼?因為我們真正需要面對的,不是人的看法,而是神的審判。再怎麼公義察看審判別人的人,都如你我一樣會被月球漫步的熊給矇過。唯有察看世人的神,必不以有罪為無罪。蛇有問題,神咒詛了蛇。夏娃也有問題,夏娃也得了懲罰。同樣的,亞當也有問題,亞當也逃避不掉。

自己伸冤有什麼用呢?交給神吧!

這樣說好了,你剛剛算出白衣隊傳了幾球嗎?無論你算出來的數字是多少,對或錯,你都一定已經很用心的算過了吧!你用盡你一切「耳聽四面、眼觀八方」的能耐看清楚影片了吧!你甚至可能也注意到有時候白衣人會把球傳給黑衣人了吧!不過,當你反覆端看這個影片,終於發現了那隻漫步月球的熊時,你有什麼感想呢?你費盡心思,專注觀察,想盡辦法,計算正確,又怎樣呢?這一切反而成了另一個讓我們掉入的陷阱,一個設計好就是要讓你只專注於A,好讓你忘記B的陷阱裡。

當你發現你被冤了,你就開始反覆思考事件的發生,四處蒐集證據佐證你的無辜,想盡辦法讓朋友認同你,那又如何?如同你仔細算著白衣人傳了幾球一樣。你又怎麼知道你已經「正中別人的下懷」呢?當人「專心一意」的盯著某件事看時,他就無法同時「一心二用」的去察覺其他可能更顯而易見的事了。你怎麼知道在你尋找「正義」的時候,真正的正義已經與你失之交臂了?

人類最原始的問題,到現在,還是沒有改變。影片如此,政界如此,身邊如此,有人的地方就如此。日光之下,的確沒新鮮玩意......

Tuesday, April 22, 2008

偶然

科學界裡面不乏許多偶然發現的故事。許多驚人的科學事實其實是被科學家在偶然狀況下意外發現的。所謂意外,當然就是意料之外。雖然發現的過程可能是個意外的偶然,但這些意外的發生方式,大體上還算有規則可尋:某某科學家又做了一系列科學實驗,希望能夠達到某科學目標 X ,結果這一系列的科學實驗因為某些原因而終告失敗,卻導致該科學家意外從失敗的實驗中,發現與 X 不搭嘎的 Y 事實。

最近一齣新上檔的日劇「潘朵拉」(Pandora)裡面的一段台詞,引發了我一連串的省思。男主角與女主角討論到了青黴素(盤尼西林)的發明者亞歷山大.弗萊明如何開始他尋找青黴素的過程:

「弗萊明有一天患了感冒,做試驗的時候打了個噴嚏。試驗品中只有黏了鼻涕的那一部份,沒有細菌存活,這才發獻了酶的存在。」

這種酶,我查了一下網路,叫做「溶菌酶」,這種東西存在於人類眼淚或鼻涕黏液中,對人類沒有傷害,但能夠消滅某些細菌,卻對某些致命的細菌沒有殺傷力,所以這種酶的醫學價值並不大。不過在這個意外因為弗萊明感冒而沾到鼻涕,進而造成培養失敗的細菌培養皿裡,弗萊明卻找到了很重要的科學事實。也因為這樣,我們今天有抗生素可以使用。

好!科學小知識補充結束,繼續回到劇中。男主角接下來說的話,就真的發人省思了,他說:

「可是我不認為這個發現只是偶然的產物。」

為什麼呢?男主角接著說:

「因為[他]執著於日復一日的試驗,才會留意到微乎其微的變化。」


看到這樣的台詞,我馬上想到了聖經。

聖經就這麼一本。雖然裡面包含了神豐富的無限,但就物質的角度而言,聖經是有限的東西。以上帝版中文和合本聖經為例,聖經總共有1189章,23179節,706875字。在這個窮一輩子肯定可以看得完的書裡,有人看到了文學,有人看到了歷史,有人看到了管理知識,有人看到了人生哲理,當然也有人看到了藏在裡面的無限。有人看了以後謙卑、降伏,也有人看了以後批評、論斷。一種米都可以養百樣人,何況一本總共706875字的聖經。

但要怎麼從這本有限的書裡面,看出神無限的啟示?比如,「耶穌所講過的比喻」在聖經裡面的數量是有限的,但要怎麼看出神在這中間給我們關於永恆生命的無限知識呢?

那些能看出各樣啟示,從聖經中得百般智慧的人,都不是「偶然發現」聖經真理的。而是因為他們日復一日,晝夜思想神的話,於是他們注意到了微乎其微的事情,注意到了神那幾近無聲的細語。

詩篇開宗明義就要我們「晝夜思想」神的話,這樣的人,被比喻成如同一顆栽種在溪水旁的樹,也就是說,那是一個無論在養分或水分的供應上,都能得充足的人。什麼都充足,就是有福。中國人稱此為「福滿乾坤」,聖經則稱之為「福杯滿溢」。

得福的過程或許很像偶然的經歷,但都不是意外而得的。如果弗萊明偶然的發現是以「執著於日復一日的試驗,才會留意到微乎其微的變化」為基礎,那麼身為一個基督徒,身為一個渴慕神的人,我們豈不更需要「執著於日復一日的讀神的話」,好讓我們能經歷,神藉著聖經表面的有限,所要給我們那豐富的無限。

Sunday, April 20, 2008

合榫

不知道你以前有沒有看過這個Honda Accord車的廣告。



聽說Honda為了為當時新款的Accord系列車製作新廣告時,很大方的給了廣告承包商兩台當時為數不多的試作車,供他們拍攝使用。沒想到廣告承包商沒有拍出車子馳騁於山林落葉之間的流暢畫面,卻把兩台中的一台試作車給完全拆了,並用這些拆出來的零件加以組合排列,拍出了這個廣告。廣告導演想要傳達的訴求是,這台車的精確性,已經精準到了一個令人讚嘆的地步。

合榫,是不容易的。這個廣告據說拍了相當多次,因為任何一次的拍攝,只要這一連串的機關中有一個失效,整個廣告就得重拍。每一次拍攝,誰都不知道那一次會不會就是他們所期盼「成功」的那一次。合榫這件事情,就成了這個廣告的賣點,成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。

最近有深深的感覺,上帝是玩合榫的專家。祂對每件事、每個人、每個物、每個動作的安排,分開來看,都不怎麼合邏輯,就像散落一地的雨刷、螺絲、彈簧、引擎風扇等等。乍看之下,沒什麼偉大,只是散落一地的「零件們」罷了。但當第一個零件被推動,碰觸第二個零件,再一路連鎖性的往下推演時,散亂的語句,就成了有文法、有邏輯、有結構,而令人讚嘆的結果了。

人,則是渺小到一個程度,我們只能看到一小部分的零件。因此在我們眼中,看到的往往是不合邏輯、沒有章法的存在。直到在我們之前的一連串反應,終於撞動了我們所在這一塊時,我們才會恍然大悟看見上帝的智慧;我們就會驚聲讚嘆神無限的奧秘。然而,連鎖反應還沒駕臨之前呢?

在連鎖反應還沒有來到我們身邊之前,我們所擁有的只有一句話:

「萬事都互相效力,叫愛神的人得益處」

等著吧~~~!

神所合的榫,總是準確到一種令人拜服的地步。

Tuesday, April 01, 2008

學神院

如果你還在看這個網站的話,不知道你會不會注意到這篇「終於更新了」的日記呢?......或許照片更新而日記沒有更新,已是這個網站的常態......

很多馬克夏、安琪拉的朋友在過去一年中都或多或少、有意無意、溫柔婉約、明示暗示的告訴我們:「網頁很久沒有更新了」、「很久沒有新文章了」、「你們到底還有沒有在寫日記啊」.......。其實,馬克夏過去一直覺得,自己既然已從神學院畢業,那麼還繼續寫「神學生日記」,總是怪怪的。可是我又懶得更新版面、重新為這個網頁命名。而這樣的矛盾在我心中一日無解,那種「不知該不該戰」也不知「為何而戰」的問題,就成了無法擺脫的陰影。

最近,馬克夏有了一些新的體會,也解除了我心中的這種矛盾思想。因此,我決定寫下這篇日記。

在馬克夏進入神學院之前,很多人跟馬克夏說:「神學就是學神」、「進入神學院就是要學神」。馬克夏從來不敢批評這樣的說法不對,只是也向來不敢認同這種說法。什麼是神學?理想上,那是對神有更深的認識。但是實際上,那是一種學問,一種人所發展、所整理出來的學問,一種人為了想要更認識神、更明白神的話而發展出來的學問。那麼這些學問能夠幫助一個人學神嗎?。這可端看你怎麼看「學神」這個概念了。如果你認為,學神就是學習跟神有關的知識,那麼恭喜你,神學能夠滿足你。不過如果你覺得學神是學習活出基督的樣式,學習更像神,長出屬神的性情。那麼人所發展出來的神學學問,能不能讓你更像神呢?我想,如果真的可以的話,我們就不需要倚靠神了、靠人就好啦!。

剛完成神學課業的我,不願掛羊頭賣狗肉的以非神學生身份繼續撰寫神學生日記,我想講到此處,各位朋友應該能有所諒解了。但,是什麼原因開始讓我決定寫下這一篇日記呢?過去的一年裡,我開始明白,其實我的身份並沒有改變:我依然是神學生。

是的,我依然是神學生。只不過,這次我一腳所踏入的學校,沒有優美的校園,卻有複雜的世界;沒有背著背包抱著精裝教刻書的學生三兩閒晃,卻有赤裸人性與飢餓獅子四處遊走;老師不再是訓練有素的學者,而是「一主、一信、一洗、一神各表」(請容我仿效一下「92共識」的表述模式吧)的普羅大眾;考試時間不再預先被規範在學校行事曆上,而是任何人隨時、隨地,皆可隨意命題的新型態。

成績在這個新學校裡,是誰出題誰就給你打一個分數,甚至有時候圍觀的、路過的,也會跟著湊湊熱鬧,打打成績。若你覺得這個學校出題採「隨時隨地隨意」制很酷,那麼有一個事實你必須知道,那就是這個學校有時候沒給你考試,也會給你打個分數,所以不只出題採「隨時隨地隨意」制,其實給分常常也是這樣給的。而這種新式成績計算方式,我們命名為「ISA506成績計算法」;當然,在這個新學校裡,什麼寒假、暑假、春假、年假、聖誕假......都是一概取消的,所有學生只有一種名為「PS232綠地朔溪體驗假期」。

歡迎來到我的新學校,這個學校的名字不叫神學院,而叫「學神院」。這個學校不用特別註冊,因為你一踏進來,就自動註冊好了。不只如此,馬上,你就會得到一張永久有效的學生證,上面蓋了一個永不退色名叫聖靈的戳印。我們學校的校門很窄,得側身而過。校徽採簡約風設計,一橫一豎簡單兩筆,卻意義深遠,因為是個十字架;創校校長(也是現任校長)所給我們的校訓是:「就當捨己」;而我們的老學長之一曾給我們這些後進學弟妹許多鼓勵,其中一句是「我們若與基督同死,也必與祂同活」。

2007年七月,校長親自遴選了一些學生進入所謂的「牧羊班」(還好不是放牛班),我雖不知道同期入選的有誰,不過我中選了。面試的時候,校長只問了一題:「你愛我比這些更多嗎?」我回答「是的」。校長說「恭喜你,馬克同學,你過關了」。不過校長也當面提醒我,以後他還會隨時再來問問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。聽說曾經有一個成績優異的資優生,大家都管他叫「石頭學長」的。他至少被問過三次。我的資質顯然比較魯鈍,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裡,我已經被問過無數次了。

最近我開始思考我的在校成績如何?是Fail還是Pass?是F還是A plus?於是我跑去跟學校要成績單。拿到成績單一看,所有分數欄位竟然一片空白,我當場詢問校方為什麼會這樣,學校則說我學期還沒結束,何成績之有?不過仔細端詳了學校給我的成績單,上面竟然有校長親筆在空白處寫給我的三個字:「我愛你」。

看著這張空白成績單,我想著校長的話,眼淚噗酥酥的掉。

過了一會兒,我緩緩闔上這份成績單,並在背面寫上了我的感想:

「作牧師容易、作基督徒難」

遠遠看見對面一個同學,正掉著眼淚,也把那張空白成績單翻到背面。我想他的境遇大概跟我差不多......我偷看了一下他寫的是什麼:

「一條窄路」

或許我多看看、多找找,還可以看到其他同學寫的感想吧!

好了好了,不多說了。寫日記的同時,我學校的課程也沒有停下來等過我。因此,我得繼續照著學長教我的長跑四字訣:「忘記背後」,繼續往前邁進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