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的價值
...馬利亞的產期到了,就生了頭胎的兒子...放在馬槽裡...
...牧羊人...
...會堂裡有一個人,被污鬼的精氣附著...
...打魚的人...
...有人長滿了大痲瘋...
...癱子...
...稅吏...
...那城裡有一個女人,是個罪人...
...被惡鬼所附,被疾病所累...的幾個婦女...
...有一個女人,患了十二年的血漏...
[路加福音節錄]
或許你早已經發現,新約聖經四個福音書裡面,對耶穌出生的故事,有著不同的描述。通常,我們都把他們拼湊起來,成為一個我們所認知比較「完整的」耶穌降生的故事。然而,佔據四本福音書開頭版面的「耶穌誕生故事」,卻正好闡明了四卷福音書的四個作者,對「甚麼是福音」有著不同的體驗與經歷。
馬太想要告訴我們的好消息是:耶穌是拯救人的王。因此馬太福音一開始就從耶穌的家譜試圖證明耶穌血統的正宗地位,要說明他是王的後代,所以耶穌出生後,沒有酸臭的馬槽場景,來朝拜耶穌的更當然不會是窮酸的牧羊人,而是帶著寶物而來的東方智者(博士)。馬可福音則根本把耶穌的出生故事給忽略了,可見,馬可更重視耶穌所帶來的信息與話語,這些信息的內容與話語的本身,對馬可而言,就是神給人的福音。約翰福音雖然沒有說明耶穌的童年與耶穌是怎麼出生的,但是他卻用另一個形式,記錄了耶穌的出生故事,他開宗明義的證明了耶穌就是永生神的道。因此對於約翰而言,這位創造宇宙天地的神「道成肉身」來到被造物中間,就是一個很重要的「好消息」(福音)了。那麼,路加福音呢?
仔細搜索路加福音,我們會發現裡面(跟其他福音書相比)有高比例的「社會邊緣人」一類的角色存在,不只如此,一開始耶穌也以社會邊緣人的姿態被生出來,他不是生在豪華的旅館,就連個有床的小房間都沒有,他被生在沒人願意睡的馬槽裡。來拜訪他的,當然也不是博士,而是荒野中的牧羊人。路加想要強調的福音是甚麼呢?
這些聖經知識又跟「生命的價值」這個主題有甚麼關係呢?故事,又要從GCBS之家開始講起了。(如果你還不知道GCBS之家是甚麼,就麻煩你回頭看一下我前幾天的日記嚕!)
之前為了幫蛙蛙諾大的GCBS之家增添一點「人氣」...ㄟ!好吧!是「魚氣」,我到了附近一家寵物專賣店Pet Land去買了12隻小魚回來。小魚,可貴著呢!隨隨便便就可以一隻叫價兩三塊美金,這還是便宜的。我在Pet Land的魚缸區,轉了又轉,繞了又繞,終於找到一缸上面貼著「店長特價推薦」標籤的水族箱,裡面有各式各樣的魚,都長得不醜,而且一隻一元,於是我就挑了12隻,為蛙蛙選了牠的12個門徒...選完之後,店員正打包之際,我看到角落有一區的水箱,混濁到不行,不靠近一點看,一時之間還真不確定裡面有沒有魚。一靠近才發現,這裡的魚更便宜,10隻一元,標籤上則寫著「餵食用飼料魚」。
我呆呆望著這些10隻才1美元的魚,雖然他們的家跟1隻1美元的魚比起來髒臭許多,但他們依然在裡面游啊游的。我突然覺得,他們也是生命啊!只因為身上沒有漂亮的花紋,身形長得不夠奇特,所以淪落至此被人賤養賤賣。當下我就很想把我選好的魚退回去,請店員隨便幫我撈10隻1美元的魚上來。就在我心中猶豫不下的同時,一個肚子早翻了,身體已經被泡爛,身上長了些黴菌一類的東西的魚,從我眼前的水族箱牆壁邊漂過。我決定,我還是買一隻一美元的魚吧!因為這一缸魚因為生存環境太過惡劣,身上可能已經帶有疾病,我不能冒險為我的蛙蛙帶來疾病的來源。
可是,生命就是這麼悲哀。都是一條命,有的魚命賤到只能蹲在髒污腐臭的水缸裡,有的魚命好到被人貼心的伺候著。到了家,為了為安琪拉準備「超低鹽」卻鹹味足夠的高湯,我把買來的丁香小魚乾一一摘除頭與內臟,並把魚乾分成兩半......弄阿弄的,我發現這一包裡面的小魚還真多,弄得我肩膀都酸了,然後我看了看包裝上的價錢...。我發現能夠成為10隻1元的活魚,可能在「魚的國度」裡面,還算幸運的吧!因為這裡有一大包才四美金的死魚正排排站著......
生命的價值究竟是甚麼?看著骯髒的10隻1元的魚缸,我想著這個問題。哲學碩士的我當然知道許多哲學家不同的答案,但是,隨著日子一天天的過去,我繼續回想這一幕,我想到了路加福音。
如果我是Pet Land裡面正準備被出售的魚,我當然希望我是一隻被放在「老闆珍藏非賣品」魚缸裡的魚,這樣我游起泳來也顯得拉風。至不濟,我也希望我是「店長特價推薦」那一缸裡。誰會希望自己被分類為「十隻一元的飼料魚」呢?可是,我憑了甚麼能夠讓老闆把我放在「非賣品」櫃裡呢?路加福音裡面描述了當時社會中,很多「珍奇魚類」的社會標準,他們保讀詩書、學富五車、掌管權力,但路加福音更多描述了耶穌是如何與那些被關在「10隻1元魚缸」裡的魚互動的。
我承認,在我眼中,我還是會忍不住想去買一隻超過一元的漂亮魚,因為我希望GCBS之家更美麗。
但是,路加與其他三位福音書作者所要強調的福音有點不同,路加福音所要告訴我們的好消息正是,無論我們是甚麼樣的人,神都把我們看為「珍奇的寶貝」。即使在這個世界上,我們是社會邊緣人,我們不得志,我們犯了錯,我們生了另別人害怕而不敢接近我們的病......但神都把我們看為「非賣品」,而用重價買贖我們。
因此,路加特別記載了耶穌的一段話:...耶穌...站起來要念聖經...說「主的靈在我身上,因為祂用膏膏我,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,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,瞎眼的得看見,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,報告神悅衲人的禧年。」(路加福音4:18-19)
感謝神,我們的生命或許是......賤命一條。但神看我們的方法,卻與Pet Land店員為魚分類的方法不一樣。

我是人,我還是沒有辦法跨越我的擔心,我還是希望GCBS之家看起來「美侖美奐」......痾......當然,這個美侖美奐,必須符合我的定義與我的標準,我不希望看到魚生病、長得不光鮮亮麗或長得醜醜的......這個標準,其實也是Pet Land店員為魚分類的標準。這是「人」看生命價值的眼光。
神也希望他所創造的世界「美侖美奐」,不過,這個美侖美奐要符合祂的定義。還好,祂的定義與人對美侖美奐的定義大異其趣。至少,我們每個人在祂眼光裡,都是美的。這是神看生命價值的眼光。
我不是神,我沒有神的眼睛,我不能理解為甚麼像我這樣不夠好的人依然可以被看為「美好」,但還好,因為我在神的眼中,真的可以被看為美好。這,對我而言,是很大的福音呢!對你而言呢?
...牧羊人...
...會堂裡有一個人,被污鬼的精氣附著...
...打魚的人...
...有人長滿了大痲瘋...
...癱子...
...稅吏...
...那城裡有一個女人,是個罪人...
...被惡鬼所附,被疾病所累...的幾個婦女...
...有一個女人,患了十二年的血漏...
[路加福音節錄]
或許你早已經發現,新約聖經四個福音書裡面,對耶穌出生的故事,有著不同的描述。通常,我們都把他們拼湊起來,成為一個我們所認知比較「完整的」耶穌降生的故事。然而,佔據四本福音書開頭版面的「耶穌誕生故事」,卻正好闡明了四卷福音書的四個作者,對「甚麼是福音」有著不同的體驗與經歷。
馬太想要告訴我們的好消息是:耶穌是拯救人的王。因此馬太福音一開始就從耶穌的家譜試圖證明耶穌血統的正宗地位,要說明他是王的後代,所以耶穌出生後,沒有酸臭的馬槽場景,來朝拜耶穌的更當然不會是窮酸的牧羊人,而是帶著寶物而來的東方智者(博士)。馬可福音則根本把耶穌的出生故事給忽略了,可見,馬可更重視耶穌所帶來的信息與話語,這些信息的內容與話語的本身,對馬可而言,就是神給人的福音。約翰福音雖然沒有說明耶穌的童年與耶穌是怎麼出生的,但是他卻用另一個形式,記錄了耶穌的出生故事,他開宗明義的證明了耶穌就是永生神的道。因此對於約翰而言,這位創造宇宙天地的神「道成肉身」來到被造物中間,就是一個很重要的「好消息」(福音)了。那麼,路加福音呢?
仔細搜索路加福音,我們會發現裡面(跟其他福音書相比)有高比例的「社會邊緣人」一類的角色存在,不只如此,一開始耶穌也以社會邊緣人的姿態被生出來,他不是生在豪華的旅館,就連個有床的小房間都沒有,他被生在沒人願意睡的馬槽裡。來拜訪他的,當然也不是博士,而是荒野中的牧羊人。路加想要強調的福音是甚麼呢?
這些聖經知識又跟「生命的價值」這個主題有甚麼關係呢?故事,又要從GCBS之家開始講起了。(如果你還不知道GCBS之家是甚麼,就麻煩你回頭看一下我前幾天的日記嚕!)
之前為了幫蛙蛙諾大的GCBS之家增添一點「人氣」...ㄟ!好吧!是「魚氣」,我到了附近一家寵物專賣店Pet Land去買了12隻小魚回來。小魚,可貴著呢!隨隨便便就可以一隻叫價兩三塊美金,這還是便宜的。我在Pet Land的魚缸區,轉了又轉,繞了又繞,終於找到一缸上面貼著「店長特價推薦」標籤的水族箱,裡面有各式各樣的魚,都長得不醜,而且一隻一元,於是我就挑了12隻,為蛙蛙選了牠的12個門徒...選完之後,店員正打包之際,我看到角落有一區的水箱,混濁到不行,不靠近一點看,一時之間還真不確定裡面有沒有魚。一靠近才發現,這裡的魚更便宜,10隻一元,標籤上則寫著「餵食用飼料魚」。
我呆呆望著這些10隻才1美元的魚,雖然他們的家跟1隻1美元的魚比起來髒臭許多,但他們依然在裡面游啊游的。我突然覺得,他們也是生命啊!只因為身上沒有漂亮的花紋,身形長得不夠奇特,所以淪落至此被人賤養賤賣。當下我就很想把我選好的魚退回去,請店員隨便幫我撈10隻1美元的魚上來。就在我心中猶豫不下的同時,一個肚子早翻了,身體已經被泡爛,身上長了些黴菌一類的東西的魚,從我眼前的水族箱牆壁邊漂過。我決定,我還是買一隻一美元的魚吧!因為這一缸魚因為生存環境太過惡劣,身上可能已經帶有疾病,我不能冒險為我的蛙蛙帶來疾病的來源。
可是,生命就是這麼悲哀。都是一條命,有的魚命賤到只能蹲在髒污腐臭的水缸裡,有的魚命好到被人貼心的伺候著。到了家,為了為安琪拉準備「超低鹽」卻鹹味足夠的高湯,我把買來的丁香小魚乾一一摘除頭與內臟,並把魚乾分成兩半......弄阿弄的,我發現這一包裡面的小魚還真多,弄得我肩膀都酸了,然後我看了看包裝上的價錢...。我發現能夠成為10隻1元的活魚,可能在「魚的國度」裡面,還算幸運的吧!因為這裡有一大包才四美金的死魚正排排站著......
生命的價值究竟是甚麼?看著骯髒的10隻1元的魚缸,我想著這個問題。哲學碩士的我當然知道許多哲學家不同的答案,但是,隨著日子一天天的過去,我繼續回想這一幕,我想到了路加福音。
如果我是Pet Land裡面正準備被出售的魚,我當然希望我是一隻被放在「老闆珍藏非賣品」魚缸裡的魚,這樣我游起泳來也顯得拉風。至不濟,我也希望我是「店長特價推薦」那一缸裡。誰會希望自己被分類為「十隻一元的飼料魚」呢?可是,我憑了甚麼能夠讓老闆把我放在「非賣品」櫃裡呢?路加福音裡面描述了當時社會中,很多「珍奇魚類」的社會標準,他們保讀詩書、學富五車、掌管權力,但路加福音更多描述了耶穌是如何與那些被關在「10隻1元魚缸」裡的魚互動的。
我承認,在我眼中,我還是會忍不住想去買一隻超過一元的漂亮魚,因為我希望GCBS之家更美麗。
但是,路加與其他三位福音書作者所要強調的福音有點不同,路加福音所要告訴我們的好消息正是,無論我們是甚麼樣的人,神都把我們看為「珍奇的寶貝」。即使在這個世界上,我們是社會邊緣人,我們不得志,我們犯了錯,我們生了另別人害怕而不敢接近我們的病......但神都把我們看為「非賣品」,而用重價買贖我們。
因此,路加特別記載了耶穌的一段話:...耶穌...站起來要念聖經...說「主的靈在我身上,因為祂用膏膏我,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,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,瞎眼的得看見,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,報告神悅衲人的禧年。」(路加福音4:18-19)
感謝神,我們的生命或許是......賤命一條。但神看我們的方法,卻與Pet Land店員為魚分類的方法不一樣。

我是人,我還是沒有辦法跨越我的擔心,我還是希望GCBS之家看起來「美侖美奐」......痾......當然,這個美侖美奐,必須符合我的定義與我的標準,我不希望看到魚生病、長得不光鮮亮麗或長得醜醜的......這個標準,其實也是Pet Land店員為魚分類的標準。這是「人」看生命價值的眼光。
神也希望他所創造的世界「美侖美奐」,不過,這個美侖美奐要符合祂的定義。還好,祂的定義與人對美侖美奐的定義大異其趣。至少,我們每個人在祂眼光裡,都是美的。這是神看生命價值的眼光。
我不是神,我沒有神的眼睛,我不能理解為甚麼像我這樣不夠好的人依然可以被看為「美好」,但還好,因為我在神的眼中,真的可以被看為美好。這,對我而言,是很大的福音呢!對你而言呢?